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公司法人和实际控股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公司法人和实际控股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有什么区别?
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就是公司实际控制人。如果有错位的情况,控股股东没有控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才会在资讯中多出一个说明,讲明实际控制人,这种实际控制人形式也不会一样,既有自然人的作为实际控制人的,也有公司法人作为实际控制人的。
企业法人与实控人谁的责任大?
实际控制人责任大,如果出事,法人代表和实际控制人都要负上法律责任的,但实际控制人要负责大一些。实际控制人是指虽不是公司的股东,但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或者其他安排,能够实际支配公司行为的人。简而言之,实际控制人就是实际控制上市公司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所以实际控制人自然责任要更大。
企业法定代表人就是法定的对外代表企业的人,因此毫无疑问的法定代表人的法律责任更大,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企业的实际控制人不担任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而要找一个挂名的法定代表人的原因,例如企业失信欠款不还,法院限制高消费肯定是法定代表人,不会是实际控制人。
法人代表,实际负责人和实际控制人的区别?
1、职位上的不同:法定代表人是企业的代表,是企业的负责人。实际控制人是企业的主要投资人或者间接但具体控制权的人。实际负责人可能只是一个挂名人物,不参与公司经营管理,公司实际上的管理者,就是实际负责人。
2、义务上的不同:单位负责人是单位会计行为当然的责任主体,将有利于从根本上确保单位内部约束机制的健全、完整与有效。法定代表人是指依法代表法人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实际控制人则是实际控制上市公司或其他组织。
3、责任上的不同:法律规定单位负责人的具体责任形式,主要是发挥法律的威慑作用,促使单位负责人更好地贯彻落实《会计法》的各项规定,切实履行保证单位会计资料真实性和完整性的责任。
企业的法人代表在不同的场合要承担不同的法律责任,种类多样。
譬如,在代表该企业的场合,其个人签名即导致企业承担责任的后果;如果企业破产并负有个人责任,法人代表会受到将来再办企业时的诸多限制;如果企业触犯了有关法律的规定,可能法人代表的人身会受到限制,例如拒不执行法院判决法人代表被拘留;法人犯罪,法定代表人会受刑事处分,等等,以上只是列举,不完全。
实际控制人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已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2001年底至2002年初,监管部门出台的《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报告》、《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规章都要求上市公司在其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时,必须披露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详细资料。
扩展资料
区别关系
在实践中,社会公众投资者往往很容易从上市公司的年报中获知某一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是谁。但是,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在某些情况下则很难辨别。实际控制人可以是控股股东,也可以是控股股东的股东,甚至是除此之外的其他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根据证券交易所的要求,在信息披露时,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最终要追溯到自然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其他最终控制人。
例如,"德隆系"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可以为德隆集团或其旗下控股子公司,但其实际控制人可以追溯至唐万新等自然人。
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和实际控制人不是同一个人,企业出现风险由谁承担责任?
1、我们首先要弄清楚法人与股东的关系,股东是以出资额为限对企业承担债,权,务,也就是说,企业有这三方面 的事项是要求股东来承担的,而法人是选举的,他可以不是占 有股份,是行使企业的法定事务人,当然,如有主观故意诈骗等违法行为,法人应当承担责任;
2、而实际控制人,是在通过法律规定后的,法律纠纷中体现的,与责任并无多少关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公司法人和实际控股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公司法人和实际控股人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